书讯 | 任素贤:《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行为刑法规制研究》(附作者后记)
《刑事法判解》由北京大学法学院主办,陈兴良教授任主编,车浩教授任执行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发行。刊物关注刑事司法领域的实务问题,诚邀学界和实务界同仁赐稿。
公号&刊物来稿请至:xingshifapanjie@126.com
《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行为刑法规制研究》
归纳互联网金融领域非法集资行为的代际演变
探究互联网金融领域非法集资案件的司法困境
提炼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案件审理的刑法适用规则
解决互联网金融领域非法集资案件的疑难问题
陈兴良教授推荐,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行为刑法规制研究 | 新书首发
“非法集资犯罪在我国刑法学界是一个已经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的题目,但互联网非法集资则是一个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的学术领域。本书在对互联网非法集资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的基础上,围绕着互联网非法集资行为的刑法规制问题进行了具有新意和创见的论述,值得嘉许。”
任素贤
作者后记
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如何不辜负此生,如何让有限的生命更有价值,一度让我陷入了沉思。后来我决定考博,一方面对自己多年的办案经验进行系统的梳理,加强理论的深度;另一方面从不断的学习中,去思考并寻找生命意义的答案。博士生涯结束,我陷入了更深的思考,人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习之路
2011年,我第一次参与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制定工作。那时我还没有读博,是当时参与司法解释中学历最低、工作在最基层的一员,很有些诚惶诚恐,不敢过多地发表意见,一连几天像个小透明。后来高法的领导开玩笑地和我说:起初我们想,上海怎么派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人过来;后来发现,这个法官实践经验还挺丰富。
为了更好地完成司法解释的修订工作,那时的我利用了所有能利用的时间看书、查资料,而看书是我最大的喜好。
小时候外公喜欢看古典书,竖排的印刷,看起来很吃力,因为那时可以买到的书有限,我就跟在外公后面,他看什么我看什么。再后来,可以买到的书多了,我就随身总是带着一本,利用碎片时间走哪看哪。工作了之后,因为看的多、说的少,不擅长聊天,平时就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除了看卷宗就是看书。就这样,一路看到了读博。
对一名法律生来说,法学是我的专长,但慢慢地我发现,当它成为我们唯一的专长时,有时会成为成长的掣肘。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的手法不断翻新,法庭上出现越来越多与技术相关的新名词,法官面临法律与技术融合的难题,这个时候靠单一的法律知识,靠“前半生充电、后半生放电”的学习模式,在工作中会显得捉襟见肘。那时我们遇到了许多集资诈骗案件,涉及金融、经济、计算机等领域的知识,审理起来较为吃力,我想将这些知识与法学融会贯通,于是选择了互联网金融下的非法集资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
印象中的非法集资是林业、矿业等被吸收资金的被害人,血汗钱、救命钱、养老钱被“吸”走,被告人犯罪的手法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案件到了法院以后,被害人总是一趟趟往法院跑,围在门口久久不愿离去,总觉得站在那儿就有个希望、有个盼头,自己的钱就能通过法院的审判执行早日回到自己的手中。但这几年的非法集资已融入了技术因素,使众多不那么“宝”的“大大宝”“国金宝”们,利用网络借贷平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我又接了一个平台案”成了法官们见面的“问候语”,面对“茶叶平台”“邮票平台”“期货平台”等新类型案件,法官们审理时总恨不得揪几揪头发。尤其是老法官们,打字本已很吃力,现在又要啃与网络相关的一些技术名词。曾有学者在一次研讨会上问笔者:随着这些新型技术性的犯罪不断发生,司法人员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会不会觉得绝望?我当时的回答是:这就是刑事审判的魅力,我们始终在面对挑战的路上。
确定了研究课题,开始搜集相关资料,这时我才发现,我所选择的这条路远比想象的复杂和艰辛。它不仅需要我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丰富的审判实践经验,还需要我在金融学、经济学、计算机等领域也不能是“小白”一个。我最初的设想是搜集众多的互联网非法集资案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找出其中的发展规律或者变化轨迹,然后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之道,从而为立法者、司法者、社会大众提出系统的、有建设性的意见。但现实远比理想骨感,因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融合,光金融学、经济学、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就已经占去了我所有的业余时间,再去啃深奥的数学知识,无论是时间还是精力上,都难以为继了。
那个时候,几乎每个晚上,每个双休日、节假日,办公室、图书馆、书店、书房里,都是我抱着书的身影,我艰难地啃着区块链、网络借贷、股权众筹等鲜少接触的新知识,几度想放弃,几度失去继续研究下去的决心和勇气,几度怀疑自己能不能从跨界的研究中找到司法困境的解决路径。但每每想想之前的积累和付出,想想读博的初心,又咬牙坚持了下来。
几年后,当我发现区块链基础上的证券型通证融资模式的刑法风险,发现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规制路径,尤其发现非法占有目的理论与实践存在错位时,暗自庆幸当初的坚持和努力。
我将互联网融资分成三个阶段,初始阶段的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发展阶段的艺术品资产份额化交易、代币发行融资,未来前瞻阶段的证券型通证融资。初始阶段的P2P网络借贷对司法人员、社会大众而言已经耳熟能详,但其余的融资模式大多数人还不是很熟悉。
论文盲审时,校外的两个专家都给了90分的高分。答辩时,专家们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肯定了我这些年的研究成果。一位答辩专家特地嘱咐我:研究互联网金融有特别的意义,现代技术与金融结合的法学研究是未来趋势,你的论文打开了互联网金融犯罪的体系,很多问题有了很好的研究基础和积累,不要转变研究方向,以后要继续长期、深入地研究下去。
这些话激励了我,于是决定让花了如此多心血写就的论文出版面世。虽然自觉理论功底还不够深厚,唯恐自己的理论思考贻笑大方,但想着理论研究无论对错,给别人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也是好的,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这本书。
通常在后记里,作者总是在最后表达感谢之意,本书我想改变一下,把我对人生的思考放在最后,把感谢的话放在这儿。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是他让我下定决心在职读博,感谢他在我有所懈怠时督促我,感谢他为我的开题、论文写作、答辩提供宝贵意见。几年读博,我最大的感受是写文章很辛苦,但写就之后的那种喜悦是难以言表的。而且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专业法官会议上和同事们讨论案件时,自己能较快地抓住关键点,所说的理由同事们也较易接受并采纳,所以我从内心里感谢带我走上读博之路的导师。
感谢杨兴培教授,中秋假期还在逐字逐句看我的论文,提出了非常多中肯的意见,并且鼓励我“好论文是改出来的”,我铭记在心,一遍又一遍地修改了论文,直到今天的面世。
感谢汪明亮教授,为我论文的提纲、布局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并且几次与我探讨,说我的论文“是研究前沿问题”。有了这样的肯定,在我屡屡想放弃时,又屡屡觉得不舍,于是再屡屡回到研究的道路上来。
感谢陈庆安教授,在我为论文抓狂时说“论文不要太完美,留点缺憾可以作为今后研究和努力的方向”。我后来把这个观点也用在了生活中,生活其实也不用太完美,留点遗憾不但自己轻松,别人也会觉着舒适。
感谢孙万怀教授,我最初开题时把写作的思路讲给他听,他说“你犯了论文写作通常会犯的错误”,一语点醒梦中人,让我在写作中避免了观点的简单堆砌,才有了今天校外专家评说的“填补空白”的研究论文。
感谢我的同事们,他们与我一起讨论,一起研究,开阔了我的思路。
感谢我的家人们,如果没有你们的支持和理解,我不可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写完论文;尤其是我的宝贝女儿魏慕蓉,我的博士论文是妈妈给女儿的一个礼物。我想要告诉女儿:虽然我没有像别的妈妈一样陪伴你良多,但今后的日子里我愿尽力弥补,和你一起前行,去探索和领略这世间的美好,不辜负此生。
工作之路
作为法官,我审理了很多大要案,一些案件我想留待以后再说,这里我想特别提及上海首例艺术品资产份额化交易集资诈骗案。
这个案件里被害人达几万名,案件起诉至法院后,因为补充审计的原因迟迟开不了庭,每天办公室里电话此起彼伏,被害人不断申请法官开庭前进行会见。考虑到被害人迫切的心理,合议庭决定由被害人选出六名代表前来法院。
会见当天,信访部门的电话打来,请合议庭提前接待!我带着承办人前往接待室,走到大门口看到的却是人山人海。承办人通知被害人选出六名代表前来,那天却来了三百多名,还有一些在赶来的路上。没有扩音喇叭,我瘦小的身子穿梭在人群中,不断喊着:请你们派代表来见我们!
终于有人前来和我握手:我们就是代表,但我们有十二名,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诉请团体,请你们分别接待。
年轻的承办法官看着我,我现场叮嘱:无论被害人怎么说,情绪怎么激烈,你都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记下他们的诉请,我们会认真研判。
狭小的接待室里坐满了人,被害人情绪很激烈,既有对被告人犯罪行为的愤慨,也有对其他不同诉请团体的排斥。我坐在那里静静地听着。案件还没有开庭,没有裁判结果,被害人赶到法院,是想让法官听听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和艰辛,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倾听,而倾听是化解痛苦的一种方式。两个多小时,被害人诉说的愿望得到了满足,人群逐渐散去。
终于到了开庭的那天,我们没有限制旁听人数,而是开放了大礼堂,又开了几个视频法庭,只要想旁听的被害人都可以进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想尽可能让被害人旁听整个庭审,通过庭审的公开与透明,让他们看到公正。
我们有些法官总是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明明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依法公正审理做出的判决,有的老百姓却不满意,有时不仅对案件本身,甚至对法官本人也产生质疑。我在想,回答这个问题前得先问问自己:我们做出一个判决时,你心中想的是什么?是想着尽快结案,完成办案指标;还是想着公正与效率,想着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做些事情?如果是后者,那就尽可能为老百姓多一些考虑,不仅是实体方面的,也包括程序方面的,因为我们所想的、所做的,老百姓一定能感受到。
比如对于几万名被害人的案件,法院当然有理由限制旁听人数,没有一家法院能容纳如此多的被害人,但这种限制一定是建立在已经穷尽所有手段,已经尽力为老百姓着想上。我们尽其所能提供旁听座位,让老百姓看到法院为此做出的努力,公正就会以一种看得见的方式呈现。
事实证明,我们的努力是对的,这种方式能更好地减少被害人对公正和效率的质疑。两天的庭审,虽然旁听人员众多,但秩序井然,被害人都认真地听着,并且明白了因为案情复杂,补充的审计报告迟迟未出,所以才导致庭审时间一延再延;同时也看到了合议庭的专业素养,以及为此付出的心血和努力。
到了宣判那一天,当我读完熬了几个夜才写就的判决书时,法庭里,视频室里,大礼堂里,几百名旁听人员全体起立鼓掌致谢。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也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
网络上有一句流行语:你办的其实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事实上,它不就是这样吗?
刚当法官时,看到被告人在法庭上痛哭流涕,年轻气盛的我总会想: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随着时光的流逝,审理了一个又一个案件后,我褪去了年少时的青葱,越来越淡定从容,轻易不为外境所动,但总觉得少了一些什么。直到有一天,我明白了,当审判经验越来越多的同时,那少的是什么。
那天,我接到一个辩护人打来的电话:法官您好,被告人的妻子从广东赶过来了,您能见一下她吗,我们保证不谈论案情。
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拒绝。跟我的领导提及此事时,他建议我:被告人的家人已经千里迢迢到了法院,还是见一下吧。
于是,我带着年轻的助理,在接待室见了被告人的妻子。这是一个长相娇好的年轻女人,话不多,见面时就从包里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和一个老人,一起坐在一张长凳上,微笑地对视着。孩子一脸的天真,老人满头的白发。女人说:孩子不知道爸爸被抓,老人则是知道后短短几天白了头。
我的法官助理“不争气”地流泪了。法官们总说自己越来越心硬,不为所动,而我在想:“被告人”不是一个个生硬的“标签”,法官也不是法律的自动取款机,法律思维更不是简单的线性思考,三个效果的统一亦不是靠熟读法律条文就可以达到的。如果只是一味简单地对照法条办案,不考虑法、理、情的交融,不考虑案件背后复杂的人性,我们是不是太机械了呢?
我的心开始柔软,我知道多了一个东西叫“悲悯”。我开始跟我的同事们说:办案时轻轻重重,不是一味地轻,也不是一味地重,而是当轻则轻,当重则重;但无论轻重,办案时总要问问自己的心,我们有没有违背法官的良知,因为良知是我们的底线。
司改期间,面临下基层还是留在原单位的选择,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我想去看看不一样的世界,丰富自己的生命,于是从市中心进入了靠近浙江海边、离家有60多公里的基层法院。未去之前,我对这家基层法院的印象就是“远”,但等自己亲身经历后,才对“远”这个字有了切身的体会。每天来回三、四个小时的路途,中间有一段是被上海人称之为“小火车”的交通工具。疫情期间,有一次车厢空无一人,我没有看书,而是细听列车的广播,发现所谓的“小火车”原来就是高铁。
刚到基层时是夏天,郊区生态环境好,办公室的窗玻璃上,会因为灯光吸引各色的虫子趴在上面。我曾细细地看过,品种丰富,城市里长大的我几乎不识一种。
犹记得第一个夜晚,我离开办公室,习惯地关灯,然后愣在了原地。眼前是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原来走廊是不开灯的。我摸索着去找墙上的开关,打开灯,长长的过道里,灯光印出我长长的身影。
走在院子里,没有路灯,空空的亦是只有我一人。我没有觉着害怕,多年的职业生涯,早已与这个词绝了缘。
宿舍里,紧闭的纱窗也挡不住壁虎和飞虫。我曾和壁虎面面相对,我对它说:你来去自由,但一定不要进我休息的区域啊。
有一天晚上回到宿舍,发现房间中央“乌黑黑”一片。走过去,这“乌黑黑”的一片竟然会四散而开,原来是一地的虫子。值班的男同事帮我用拖把将它们拖出了门。我问:这种虫子会上床吗?同事说:不会吧。我掀起被子,虫子爬出来,这个场景,我终生难忘。
暑去寒来,上海极少出现极冷的天气,但在难得出现的一个极冷的夜后,早上起来发现宿舍的水管冻住了,没有水。我买了脸盆,去水房打水洗漱,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
对于这些经历,在别人的眼里看着辛苦无比,但人有时会比自己想象的坚强,时光飞逝,我竟然已奔波了三年多十万多里路。“云和月”总要和十万里路相伴生,我一开始是乐在其中的,因为我每天有了整段的时间可以静静地看书。
这些经历,都是让我前行的动力。我们可能记不住安逸,但一定不会忘记路途的艰辛,因为那里有别样的风景,那里会因生活的丰富而开出生命之花。
心灵之路
安逸时,人们不会过多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只有痛苦,才能让人成长。我又开始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意义。
每天的清晨,我喜欢避开人群,一个人走在空旷的站台上,看着列车驶来驶往。有一天,我突然在想:火车有它的方向和目标,我下一步的方向和目标又在哪里呢?路途遥远对我本不是事,我能吃苦能耐劳,用自己的所学去帮助更多的人,发挥自己的价值,让人生没有白来,一直是我的初心。可为什么今天我每一步踩下去,都察觉到了自己紧皱的双眉和沉重的脚步,当初的憧憬和踌躇满志去了哪儿呢?
这个世界不是扁平的,我们却总是用一点一线一面与它交融,当遇到困惑时,总是在选择上摇摆不定,但是不是只要方向是对的,走哪一条路都无所谓对错呢?我一直在寻找生命的价值,不知道前路,但会不会寻找生命的价值本身就是一件没有价值的事呢?因为它让我们没有活在当下。
人们总是一心一意去追求可以衡量的成功,总觉得财富、权力可以带来幸福和快乐,却没有停下脚步去感受当下的美好,没有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没有向深爱的人传达内心深处的情感。我们总说等退休了以后去看这个世界,去好好感受生活,去做工作繁忙时没有时间去做的事情,可世界不就在眼前、生活不就在脚下吗,不就在你我相视的这一瞬间吗,不就在我写下这些字你在看的这一刻吗?外在的东西能让我们露出由衷的微笑吗?被这些东西覆盖住的本心,会绽放出鲜活的力量吗?不以生命作为思考的对象,我们难以摆脱世俗的羁绊;生命谢幕时,会发现忙忙碌碌一生,自己竟没有真正地活过。
努力做个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于一身的司法裁判者,与大众分享自己所思、所想、所学,淡泊名利、实在做事,是我的初心。摆脱传统思维的固化,理性面对互联网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挑战,用公平公正以及法官的良知审理案件,也是我的本心。
前方的路还会有困难与挑战,但安逸的人生是平庸与懒惰的温床。既然来这世上一遭,总要好好地活过;站在山脚下,大家看到的风景都是一样,只有走上崎岖的山路,爬上山顶,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往前走,总是不错的。
愿未来的路上,初心不改,我心依旧。
作者简介
任素贤,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委会委员、刑庭庭长,法学博士,全国法院办案标兵,上海审判业务专家,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公安部网络安全法律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法官学院上海分院兼职教师,复旦大学课程实务导师,上海政法大学兼职教授,互联网企业反腐败与合规研究院研究员。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非法集资的样态
第二节 域内外非法集资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书研究成果概述
第四节 本书的逻辑结构
第一章 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行为模式
第一节 网络借贷
第二节 股权众筹
第三节 艺术品资产份额化交易
第四节 代币发行融资(ICO)
第五节 证券型通证融资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非刑事立法与刑事立法检视
第一节 我国互联网融资四阶段立法的逻辑演变
第二节 刑法规制困境的立法根源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案件刑事司法检视与困境初探
第一节 样本选择及检视对象的分类
第二节 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实践考察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领域非法集资案件刑法规制困境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刑法适用原则
第一节 平衡绝对安全与相对安全的对立与冲突
第二节 坚持刑法规制的比例原则
第三节 利益衡量在刑法规制中的适用
第五章 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刑法适用规则
第一节 刑法规制中构罪要素的改造
第二节 完善非法占有目的认定规则
第三节 厘清刑民交叉案件的处理规则
第四节 发展被害人自我答责规则
第六章 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案件具体刑法适用
第一节 界定互联网非法融资的特殊主体
第二节 辨识互联网新型非法集资的行为
第三节 厘清互联网非法集资行为的定罪逻辑
第四节 不同参与主体的刑法评价
结语
附录:相关法律规范和规范性文件
参考文献
后记
本书针对互联网领域下非法集资行为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研究,共分为七部分。首先是绪论,先简单介绍了非法集资的样态,域内外非法集资研究现状。第一章详细分析了互联网非法集资行为模式。第二章梳理了我国互联网非法集资相关法律法规,从积极性、局限性两方面对法律配置作了分析。第三章提炼出互联网非法融资刑法规制的主要困境。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分别从理论进路的宏观、裁判规则的中观、具体适用的微观三个层面,针对刑法规制的困境寻找解决路径。
书讯 | [德]普珀著,徐凌波,喻浩东译:《德国刑法总论》(附序言及译后记)
书讯|[德]阿明·英格兰德著,邓卓行译:《现代社会中的法与刑法》
书讯 | 蔡颖:《被害人自陷风险研究》(附陈兴良序)
来稿请至:xingshifapanjie@126.com
欢迎各种面向刑事司法实务的文章向公众号投稿,我们将择优刊登于《刑事法判解》的纸质刊物,为作者提供网络传播和纸质发表的双重渠道,为读者提供更快捷有效的实务信息。